在欧美国家,公益服务已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程。对于那里的高中生来说,想要顺利毕业,必须拥有丰富的公益服务经验。
“没做过义工,就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欧美国家的中学都将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习惯当作重要课程,旨在让公益服务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公益服务被很多学校写进了办学纲领,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要求,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中国教育部更是将志愿服务纳入了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开云app官方网站,2个学分,需要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完成不少于40小时的志愿服务。
跟着新东方,孩子能得到的不仅仅是学分,更重要的是,新东方能带领孩子进行深度思考,提升孩子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坚持到底的毅力,走近真实的故事并得出感悟,做出真正的社会贡献。
和新东方一起,一起去见证公益的力量。希望被新东方启发的学生们,胸怀梦想,脚踏实地,成为国家之幸、民族之福。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这里沟壑纵横,是中国唯一没平原的省份。山河在这里与世隔绝,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黔东南尤甚,被联合国列为“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之一。
这一次,孩子们将和新东方一起做公益,当一名小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小使者。新东方希望将PBL项目式学习这种国际通用的学习方法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带领孩子们前往贵州,与来自清华北大的学长学姐们一起,为贵州乡村振兴作出真实的贡献。
传承非遗、参与百年村史共创、古村落调研、乡村支教……孩子们将在最终,把民族文化传播给世界。
我们邀请了新东方自强之星的清华或北大的大学生领队一起同行。在6天的旅途中,学员们将与身边的榜样同行,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感受他们的意志品格,从而应用于自身,筑建心中梦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孩子们将在和自强之星学长学姐实施公益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对于社会的初步认知感,培养对生活的感恩。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贵州,保留了不被人打扰的美景人文,多民族的风情,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木结构建筑村寨……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和浸润,中华民族才得以成为了今天的模样。
新东方将带领孩子们参与蜡染、古法造纸两项非遗传承活动,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领略,塑造中华文明的精神力量。
孩子们将和新东方自强之星一起,在乡村振兴项目百美村宿中,去调研,去家访,采访村民,了解当地节日、饮食、历史、文化和生活现状;去学访,采访当地的小朋友小同学上学情况,知识获取的情况。
去农访,去帮助当地村民做农活,做木工夏令营开云app官方网站、夯土,去稻田里抓鱼,陪当地孩子体验山区上学路;去探访建筑,观察侗寨中最原始的建筑,制作一个榫卯结构的小吊脚楼,动手体验少数民族凝结千年智慧的技艺。
在调研的基础上,孩子们有机会参与黄岗侗寨的百年村史共创,在清北学长的帮助下,撰写村史。感受侗族最纯朴的乡村特色,将其提炼外化,为居民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IP。
为土特产设计包装;盘点乡村资源,对乡村发展战略做SWOT分析,找到学习如何将这里的文化,传达给世界上更多的人,踏出成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孩子前往城市求学逐渐常态化,乡村和城市学校分化愈发明显。新东方支教课堂,旨在让营员将国际化的体验课程带入农村课堂,从而丰富教学双方学生的人生体验。
请孩子们准备好带给乡村学生们的图书哦,学员们将为乡村的孩子们打造一个专属于他们的图书角,助力孩子们的阅读提升,走出大山,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在村落中行调研,让我体会到了城乡生活的不同,以及自己及其有幸有这样富裕幸福的生活。看到了以前的侗寨,我明白了国家脱贫攻坚对于这儿改变,让无数乡村居民过上了更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我感受到了大国振兴、大国崛起的力量。
我从来自北大的导师身上了解了优秀的人优秀的原因。他们的学术水平、正能量与公益精神深深的激励了我。我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向他们学习,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公益活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条件对于他人的爱。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也会更加的爱,更加的关心感恩身边的亲人。从感恩身边的人开始,感恩世界。我也将在未来继续践行公益事业,为国家、为世界作出贡献。
明确PBL研究课题,成立公益小组,确定第一阶段目标。开展破冰游戏,发放研学手册,布置研学任务。
体验非遗传承技术古法造纸和蜡染,了解传统文化,体验传统工艺流程,制作属于自己的石桥纸和蜡染作品。
探访侗族村落,寻找侗寨古建筑,走进村庄进行家访、农访和学访,亲手制作榫卯结构吊脚楼模型。
体会侗族传统美学,提炼当地民族文化符号,为土特产设计包装,盘点当地资源,进行SWOT分析,助力乡村发展。